技術背景
厭氧反應器生物處理是指在無分子氧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的各種復雜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質。
厭氧生物處理過程能耗低;有機容積負荷高,一般為3-10kgC0D/m*.d,可達12-20kgC0D/m*.d;剩余污泥量少;厭氧菌對營養需求低、耐毒性強、可降解的有機物分子量高;耐沖擊負荷能力強;產出的沼氣是一種清潔能源。其生物降解過程分成三個反應階段。
diyi階段是,廢水中的溶性大分子有機物和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性小分子有機物。
第二階段為產酸和脫氫階段。水解形成的溶性小分子有機物被產酸細菌作為碳源和能源,產生短鏈的揮發酸,如乙酸等。
第三階段,即產甲烷階段。產甲烷的反應由嚴格的專一性厭氧細菌來完成,這類細菌將產酸階段產生的短鏈揮發酸(主要是乙酸)氧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
厭氧反應器處理的顯著優點是:①消耗的能量少,約為需氧生物處理的1/10至1/6,同時可產生沼氣作為能源。②有機物的去除率高,一般能達到85%以上。③可殺死污水和污泥中的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④一般不需投加氮、磷等營養物質。⑤對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機物進行降解或部分降解;也可以將厭氧工藝作作為提高污水可生化性預處理工藝,為后續好氧處理工藝處理效果提供基礎。
UASB反應器污泥床區主要有沉降性能良好的厭氧污泥組成,濃度可達到50-100g/L或更高。沉淀懸浮區主要靠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的上升攪拌作用形成,在反應器的上部設有氣(沼氣)、固(污泥)、液(廢水)三相分離器,分離器首先使生成的沼氣氣泡上升過程偏折,穿過水層進入氣室,由導管排出。脫氣后混合液在沉降區進一步固、液分離,沉降下的污泥返回反應區,使反應區內積累大量的微生物。待處理的廢水由底部布水系統進入,澄清后的處理水從沉淀區溢流排除。在UASB反應器中能得到一種具有良好沉降性能和高比產甲烷活性的顆粒厭氧污泥,因而相對其他的反應器有一定優勢。
2、聚光環保IC內循環厭氧反應器介紹
IC反應器的容積負荷(15-30kgC0D/m2)為UASB(7-15kgC0D/m)的兩倍。
聚光環保部分工程案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