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存在哪些問題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首先是工業園區產業布局的問題,一些工業園區的布局分散,使得公用工程及配套設施存在重復建設,上下游企業聯系較為薄弱,產品原料互供程度較低,物流運輸成本較高,無法切實實現物質、能量的多級重復利用,不利于行業循環鏈條的構建,難以體現產業的規模效益和集聚效應,這進一步加大工業廢水的收集和處理難度,也不利于水資源的優化利用。
一些園區內各企業外排廢水有很大一部分未進行有效的預處理就進入園區綜合污水處理廠,增加了園區綜合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的難度,給其正常、穩定運行造成了不利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園區污染負荷排放的風險。
工業廢水成分復雜,不同產業排放規律不同,濃度差異大,導致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水質變化大,從處理技術層面上,工業園區因其復雜的水質以及有毒難降解的特性,目前常采用的生物結合物化處理技術雖然可以使出水達標,但往往工藝流程長,工藝復雜,且大部分物化處理技術成本較高,有些技術如混凝、吸附、離子交換、高級氧化等可能會導致污染物從水相轉移到固相,如果對工業廢水污泥的處理處置不當,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高效且節省能耗物耗和不造成二次污染的技術開發一直是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的難題和重點。
因企業的污水處理系統本身的問題或者生產事故,有時會有超過納管標準的污水,甚至沒經有效預處理的高濃度污水進入園區管道系統。這些污水中常含有高濃度有毒有害物質,會對園區污水處理廠的生化處理系統造成一定沖擊,使污水處理廠無法穩定達標運行,甚至造成整個污水處理系統的崩潰。一些企業的污水處理站缺乏專業人員進行運行管理,也加劇了該問題的嚴重性。
由于一般工業園區面積較大,大多數企業污水主要排入園區公共污水管道系統,一旦出現上述問題,無法確認責任單位,給園區的環境管理和污水處理系統運營單位造成很大困難,這也是造成園區污染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處缺水地區的工業園區,往往對水資源的需求也很大,許多工業園區有污水處理廠尾水進一步利用的需求,但由于工業廢水成分的復雜性,對回用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當尾水排入受納水體中,公眾也關心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好了,此次的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期待我們下次的分享,下次再見。